自然產後護理須知
產後4~6小時內應解第一次小便,因為滿脹的膀胱會影響宮縮,容易發生膀胱炎。首先試著去解小便,若無法自行排尿,可利用打開水龍頭傾聽水流聲或以溫開水沖洗會陰部,及有人扶著下床解小便等,對於誘尿是很有利益的。
*產後痛(宮縮痛)
原因:產後脹大的子宮會慢慢的收縮,回復懷孕前的大小,一陣陣的收縮就形成產後痛。
*宮縮情形:產後當天子宮的位置在臍下正中或與臍同高,以後每天約下降一橫指,十天後就下降至骨盆腔,恢復正常大小約需六週。
處理:可用手掌心用力按摩腹部,以促進子宮收縮,並幫助惡露排出。
*活動:
產後12~24子時正常分娩婦女可下床活動,因早期下床可促進血液循環、傷口癒合、子宮復原、大小便通暢、 預防靜脈栓塞、脹氣。第一次下床由臥而坐起,15分鐘後不覺頭暈再下床活動,有特殊情形如出血太多〉剖 腹產、身體虛弱者應遵照醫師指示及依自己的體力情況,不要勉強。
*會陰傷口之護理:
請將沖水瓶裝約2/3滿的溫水,再加萊禮藥水半瓶蓋,於每次大小號後,用沖洗瓶由上往下沖, 以保持會陰傷口之清潔。
*熱水坐浴方法說明,俗稱泡盆(用於產滿24小時後會陰部腫脹者)
1、將盆子用肥皂與刷子刷洗乾淨,置於馬桶座上。
2、先將外陰部清洗乾淨後,坐於溫水盆中浸泡約10-15分鐘,一天浸泡2-3次。
3、盆內擺清潔的溫熱水約八分滿,不要過燙,以免燙傷(可用手腕內側放入水中測溫度,加入適量萊禮藥水並攪拌均勻)

*惡露的處理:
生產後子宮內的蛻膜脫落成為陰道的分泌物稱之惡露。觀察惡露可分為三階段:
紅色惡露
產後1-3天 鮮紅色、血色的 沒有味道, 或稍有點兒腥味
漿液性惡露
產後5-6天 粉紅色、棕紅色 漿液性 沒有味道
白色惡露
產後7-12天 乳黃色,可能有點棕黃色,沒有味道或陳腐的身體味道。
~注意勤換產墊,預防感染、保持乾淨、乾燥~
注意事項:
  1、產後第四天,仍有多量鮮紅色出血。
  2、若有惡臭味,則可能有細菌感染。
  3、下腹部疼痛感或發燒。
  4、惡露中有血塊或組織碎片。
  5、在白色惡露開始後再發生鮮紅色的鮮血。
  有上述情形需立即反應給醫師或是護理人員

*飲食方面:
為了補充生產時體力的大量消耗和哺乳的需要,產後的婦女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,傳統中的麻油雞是產後的理想補品,在產後一週後再吃並儘量不要摻入太多酒,因為酒精對子宮的收縮恢復有抑制作用,將使子宮恢復延緩,惡露增加。同時不要只吃麻油雞,要注意均衡飲食,蔬菜、水果和水份應多攝取,以免便祕。
*身體的清潔:
1、按日常習慣行之,宜淋浴,以免感染,並避免吹風。
2、產後頭幾天,淋浴時應有人在旁協助,因暈眩常會發生

*休息:
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是很重要的。因為沒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會使產婦的恢復較慢,哺乳者也會影響乳汁的分泌。

 

 

http://www.patientsafety.mohw.gov.twhttp://www.patientsafety.mohw.gov.twhttp://www.patientsafety.mohw.gov.twhttp://www.patientsafety.mohw.gov.tw